首页

傲柔女王 耳光

时间:2025-05-23 12:20:36 作者:外媒:以色列袭击加沙致80人死亡 联合国称援助仍然不足 浏览量:70949

  中新社合肥4月19日电(记者 吴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教授、耿志刚教授研究团队,仅以空气和水为原料,设计出一种全新的、可持续的方法,并成功合成羟胺。

  4月19日,该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可持续性》(Nature Sustainability)上。

  羟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广泛应用在医药、纺织、电子等精细化工领域。

  曾杰介绍,工业制羟胺通常以氨为原料,以氢气或二氧化硫为还原剂,其生产过程不仅会消耗大量能源和化石资源,还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造成环境污染。

  在“雷雨发庄稼”的自然现象启发下,研究人员借助等离子体放电技术,成功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将空气转化为氮氧化物。

  “等离子体放电会使空气中产生二氧化氮等氮氧化物。”曾杰说,有了二氧化氮,就可以进一步制备硝酸。

  为提高硝酸的制备效率,研究人员开发设计出一种等离子体平行电弧放电装置和多级气体循环吸收塔装置,实现仅以空气和水为原料,连续生产浓度高达7.5克每升的硝酸溶液。

  “在实际生产中,产物分离成本在生产总成本中占比很高。如果只得到低浓度羟胺,那么制羟胺还将需要‘天价’分离成本。”曾杰说,为了降低产物分离成本,需要进一步提高羟胺在溶液中的累积浓度。

  于是,研究人员对硝酸溶液进行了5小时的持续电解,最终得到含量高达2.5克每升的羟胺溶液,并验证了延长电解时间可以提高其累积浓度。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席振峰表示:“该工作将环境中的空气和水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羟胺,为化工行业提供了一种新的潜在的氮源转化途径。”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吴骊珠认为,该工作为发展基于电力驱动的绿色人工固氮过程提供了新范例,是氮物种可持续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向。

  曾杰表示,接下来,将从升级等离子体放电装置和优化高效电催化剂两方面出发,提高电合成羟胺的能量利用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其经济效益。(完) 【编辑:张子怡】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青海湖尕日拉区域拍摄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荒漠猫

8月1日晚,一年一度的国家自然博物馆大型晚间开放活动“博物馆之夜”在北京开启,将持续至8月31日。在为期一个月的活动时间里,除周二闭馆日外,国家自然博物馆每天18时至21时开放夜场参观,陆续推出“非遗彩灯”展、“藏品故事会”“夜宿博物馆”等活动。

啤酒销量增长、消费场景更加丰富——体育赛事带旺啤酒市场

即将在港举行的纪念金庸百年诞辰之雕塑展正是发挥上述潜力,连接文化IP和盛事经济之举。郑志刚表示,一场金庸IP盛事,除吸引旅客,也为不同行业提供商机。此展览日后更有机会“出海”,走向国际舞台。香港中西文化交汇已久,不少文化IP如金庸小说般源远流长,推动文化IP成为盛事关键是要与时代同步,推陈出新。

公安部:今年以来,全国持枪、爆炸犯罪案件同比下降16%

作为西江上距离粤港澳大湾区最近的具有应急调水功能的大型水利枢纽,大藤峡工程建成后,应急调水响应时间由原来的10天缩短至3天,调水效率和精度大幅提升。

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我们指明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方向。然而,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叠加共振,一些关键节点的“血淤气堵”会阻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疏通了这些堵点卡点才能推动新质生产力“阳气生发”。

“部长,您紧张吗?”“不紧张,没啥紧张的!”

中铁十九局绥中县灾后恢复重建应急项目总工程师张殿鹏称:“桩基设计一共是30根,现在已经完成了20根,预计今年的11月末左右,梁板就能架设完成。”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